“赵川凭什么敢动本丞相的人!”司无道脸色黑沉,仿佛快滴得出水来。
他万万没想到。
才过不到一天,赵川竟然又在给你玩阴的。
他还没找过去,偏偏赵川却似乎不领情似的。
司无道咬牙切齿,手掌握成拳头,对着石台猛地一砸,只觉虎口处一阵撕裂的疼痛,可同僚们都在旁边看着,他也不好叫出声来,只得将牙齿咬得琵琶作响!
“一个小小太监,敢跟本大人存心作对!”
“好啊,好的很啊!”
司无道愤然而起,走到一名护卫面前,抽出他腰间的佩剑,便火急火燎地走。
众人见状,连忙上前阻拦。
“丞相大人,莫气坏了身体!”
“那小太监猖狂不了多久,咱们何必跟他斗气呢!”
“是啊,丞相大人,对付那个小太监有我们就够了。”
“……”
众人你一言我一语。
然而这些话却像是在火上浇油一般,让本就火气没地方撒的司无道,推开众人,拿起剑就乱砍。
众人顿时乱做一团。
可谁也不敢再上前去拉扯。
就在这时,贾环终于看不下去了,他毕竟是大理寺的寺卿,在这里除了丞相外,就属他的官最大,当即幽幽开口:“丞相,当务之急,可不是乱发泄一通就能解决的。如今陛下对李秋氏重新翻案重审,要是那赵川真在吴越县调查出什么来,那到时,不仅对水师都督不利,对我们也是相当不利的啊!”
此言非假。
事情的原本真相本来就是那叫做李威患有狂躁症,当夜大婚,喝多了酒,恰好府上有人推攘了他两下,李威便是借着酒劲儿,凭着天生神力,将秋府上下十来人给全弄死了。
案发过后。
县官恰好碰到,押送回衙门。
李威可是水师都督的侄子,除此之外,还是当今丞相司无道认下的干儿子,那县官倒是清白,想要公正执法,可这事儿也不可能啊!
最后闹到刑部,闹到大理寺。
最终,大理寺跟水师都督一拍即合,弄了些伪证,将凶名从李威身上给挪到李秋氏身上。
伪证再天衣无缝。
那也是伪证!
之所以大理寺的人得知此案要重审,为何会那般愤怒的模样,毕竟要是真查出什么,他们头顶的乌纱帽可就悬了。
当今陛下虽说不可能一口气给全开了。
但今后日子,恐怕就要过的如履薄冰。
现下丞相也没跟陛下彻底翻脸,陛下还是掌握一些权力的,丞相不怕,可不代表他们不怕啊!
饶是丞相,若是最终查到他头上,冠上一个任人唯亲的罪名,恐怕也不好过。
现场迅速安静下来。
司无道深吸几口气,勉强平复下内心的烦闷后,不知是想到了什么,嘴角扬起,突然笑了出声。
众人都不解地望着丞相。
面对众人疑惑的目光,司无道轻笑一声说道:“怕什么,你们不是已经将我干儿子作案的证据全都销毁了吗?如今死无对证,难不成他还能捏造出一份伪证,嫁祸到我们头上不成?现在只要李威他不乱说,这案子,怕是包青天在世,也断然破不了此案!”
不得不说,司无道的气场还是足够强。
三言两语,配上他那自信的神色,很快便是拿捏住了大理寺这帮人。
贾环面上的严肃稍微缓和了些,走到司无道跟前,取下他手中的佩剑,还给旁边那名护卫,对着司无道又道:“丞相能有此魄力,我们自然不慌,但凡事还是要谨慎些!要不,我也去吴越县看看情况?”
“有什么好看的!”
司无道摆摆手,一副浑然不惧的模样,脑海中下意识地浮现出了赵川的面庞,当即冷哼一声,重新回到石头桌子前,缓缓坐下,“不过是一个太监,连个男人都不是,除了会写两句顺口溜,会做两首打油诗以外,又有什么能力?”
“他愿意查,就让他查!”
“规定时间内查不出,老子就要他脑袋!”
“一个死太监,屡次坏我大事……”
提及赵川,司无道的面色便又是涨红了起来,只觉每次提及这个名字都如鲠在喉似的,极不痛快。
言语中,对赵川的太监身份,更是大肆渲染。
众人从司无道里话里,听出了丞相对太监的恶意,如此看法倒是跟贾环不谋而合。
当朝太监地位虽然低。
可跟陛下沾边的,还是多多少少给些面子。
可朝中却唯有司无道与贾环,对太监是丝毫不给面子。
众人下意识地看向了贾环。
面对众人昭然若揭的眼神,贾环忍不住苦笑一声,他不喜欢太监,完全是因为性格问题,始终觉得太监就像是个阴阳人,只是不知道丞相为何也如此针对太监?
还是说,只是单纯因为赵川而对太监恨屋及乌!
就在这时。
一串细密的脚步声却是突然响起。
花园口处,丁公公拿着拂尘,步履轻盈地走向亭子,见气氛不妙,干咳提醒了两声。
众人这才注意到丁公公。
司无道冷声问道:“丁公公,可是陛下醒了?”
丁公公点点头,笑眯眯地对丞相说道:“陛下刚刚才醒过来,老奴向他禀报了此事!”
“那还等什么,还不带我们过去?”
司无道总算是听到个好消息,虽然这也不算什么好消息,当即站起身,便准备前往御书房。
然而没走两步。
丁公公便苦笑道:“丞相,老奴的确是跟陛下说了,丞相大人还有大理寺的人,都在外边,可陛下听完后说他今日头疼,需要再休息一番,恐怕见不了诸位大人!”
“陛下这是什么意思!”
听完丁公公所说,贾环也有些沉不住气了。
合着他们在外面等这么久,就等来一句龙体欠佳?不知为何,贾环总觉得此事没那么简单,自从得知此事后,心里便一直欠欠的,总觉得要出大事。
丁公公皮笑肉不笑地看着贾环,拂尘一扫,“句句皆是陛下亲口所说,若是不信,诸公次日上朝时可向陛下询问。”